展示内容

清平镇位于高唐县西南,位于茌平、高唐、临清三县(市)交界处,是我省首批中心镇。版图面积106平方公里,辖60个村,人口4.5万。

近年来,清平镇以打造“千年古镇 灵秀清平”为总目标,全方位推进清平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镇”“ 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乡镇”“ 中国最美小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省生态宜居新型重点城镇”、“山东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旅游下乡示范点”“山东省宜居小镇”等荣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木材加工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商贸流通服务基地、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为保护本镇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清平镇党委、政府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依托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落架维修了文庙、透龙壁、迎旭门,恢复重建了拱辰门,重点保护了镇政府大院、民国中学大门、吕才墓、王懋德墓石雕群等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并于2017年被省住建厅命名为山东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景点介绍

 

 ★★★绿洲拓展训练培训基地

绿洲拓展训练培训基地藏身于清平国家生态公园万亩森林之中全省规模最大拓展训练基地,全部处于绿荫之下。绿洲拓展训练培训基地是高唐县绿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拓展培训基地,基地位于山东高唐(清平)·国家生态公园占地403亩,本基地训练项目有高空攀岩断桥、空中抓杠,天梯等项目,空中有成人和儿童丛林穿越两条,毕业墙三座,低空有障碍赛等,有cs体验区是山东省内设备最全,场地最大,山东省唯一一家树荫下的训练基地,能全天候在树荫下训练,避免了烈日下学员们训练晒伤皮肤的残酷事件发生,配备了全国一流的教练队伍,能使学员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无限的收获。本基地承接各种成人拓展培训(团队凝聚力,卓越领导层,新人起航,销售激励等),少年儿童研学及夏令营、冬令营业务,对散客开放攀岩、高空五项、丛林穿越、真人cs体验灯项目。基地现有2套高标准高空训练器械舒适优雅干净的就餐住宿环境

★★★清平古镇牌坊

清平是一座历史古城,春秋战国时属齐国边境,秦朝时属巨鹿郡,汉时属清河郡。公元前 206年,也就是西汉时期在此设县,现在的城址是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0 年)开始建的,从那时开始算的话,我们古城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县址迁至现清平所在地,1940 年前一直是县城,后属高唐县为镇。

清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人文蔚兴、烟火万家,祠庙观塔遍布、第宅园池盛于他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清平灿烂的人文和丰厚的文化,清平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元代丞相王懋德墓石雕群、宋代迎旭门、明代文庙、清代透龙壁等文物古迹。先后涌现出唐代著名音乐家、哲学家吕才,元代丞相王懋德、现代著名文学家季羡林等名人贤士。黄河故道穿境而过,有山东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特色传统名吃小屯糖藕、清平空心面、陈井馓子、皮庄海二八筵席等不胜枚举。还有全国独有的民间节日“花姑节”。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这里可谓是感受鲁西古镇文化的首选之地。

★★★迎旭门

迎旭门是山东省仅存的三座古城门之一的迎旭门,是清平这座千年古镇的标志。它是原清平县城的东门,据《清平县志》记载,清平于北宋宣和七年,即1125 年建成土城,1173 年增修,1317 年重修,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 改为砖城,重修四门和城楼,都是砖木结构。而这次改建是由当时任县丞的江西南昌人万承绍主持改建,万承绍是周恩来总理外祖父的伯父。当时,万承绍来清平县任职之前,刚刚主持修建了临淄城,具有一定的建城经验。他认真负责,有时间就到建城之地监督质量,对运来的城砖,他经常用长杆铜烟锅逐车敲击,对声音响亮地留用,声音沉闷的退回,保证了城砖的质量。

在迎旭门的门洞上方中央有匾额一块,上书“迎旭”二字,为 1760 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刻,现在的迎旭门南北长 15.5 米,东西宽 12.9 米,整体为青砖砌筑,1997年由清平镇党委政府集资20万元,清平籍在外工作人员以及台湾同胞集资27万元,对迎旭门进行了维修。按照明代建筑的要求,砌修了上下台阶,重建了门楼;城楼四角凌空欲飞,稳固壮观,严谨雄伟。维修后的迎旭门是鲁西平原上仅存的古代城门,成为鲁西一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也曾借此门拍摄“李逵下山”镜头。

★★★街区

穿过迎旭门进入千年古镇清平的城区,一栋栋独具风格的仿古商住楼正在复建和扩建,整个城区设计的古朴大方,错落有致。近年来,镇政府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确定了仿古风格,在统一规划的同时注重了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透龙壁

清平文庙是感受鲁西文化、体验儒家文明的首选之地。文庙也即孔庙,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所以它的整个建筑仿曲阜孔庙的。文庙影壁,据《清平县志》考证,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黄硫璃瓦绿筒边壁顶,墙壁为透孔型,目前是山东省唯一、全国未发现有同样类式的一座文庙影壁。每块青砖上都刻有“乾隆二十五年印”。文庙影壁中间镶有绿琉璃“太和元气”四字。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其喻义为赞誉孔子的学术思想象太空的原始之气一样,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永恒长存。

清平文庙影壁为透孔样式,在当地百姓中有两种传说,一是透过孔可以看到文庙内大成殿廊柱上的雕刻盘龙称之为透龙壁。另一种说法是形容是一个“过滤器”。形容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将一切美好的思想都归纳儒家门下,如同一个筛子,好的吸进去,不好的思想留在影壁外面。实际上文庙影壁修成通透样式的真实原因是:清平文庙修影壁之前,从清朝开始到乾隆二十五年的一百多年文运不兴,没有登科中举之人。一直到乾隆二十五年,董鹤年、康庄人刘湄乡试中举。清平为纪念这一盛事,修建文庙影壁并建成通透状,取“人才迭出,文运通透”之意。

★★★文庙

清平文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采用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组合形式,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位于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两侧附设两庑和配房。

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据宣统年间《清平县志》图示,清平文庙棂星门原为木制,为四柱三门出头状。由于年代久远,无遗迹保存。现改进为三门四柱出头式青石棂星门。棂星门的正门只有皇帝钦点的状元才能走;其他学子只能走左右两个小门(即旁门左道的出处,原为位置标向词语)棂星即文曲星、天田星,是上天掌管文化的星宿,用棂星命名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喻意尊孔如同尊天。也表示天下的文人学子集学于此门下,统归于儒家门下。

过了棂星门,就是泮桥(泮池),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人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其原始作用作为文庙的消防用水之池。另外,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由当地官员带领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之为“入泮”。清平文庙泮桥(池)仅存青砖桥基。为保存遗址,新桥南移了 6 米。现为青石材质修建。桥正中间刻“浮云石”一块。让新科状元登上此桥脚踏浮云石“脱下烂衫换紫袍,平步青云步步高”,即“平步青云,步步升高”之出处。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相传孔子周游列国在杏林中的“泽中高处也”

聚从讲学。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二层黄瓦飞檐、绿筒边、朱红栏,坛内细雕藻井,彩绘精美华丽,侧栽几株杏树,每当春暖花开,红花摇拽。杏坛之左右为名宦祠,乡贤祠。

过了杏坛就是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为孔庙之主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大成”乃因宋徽宗赵佶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并御书匾额。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古代称音乐一变为一成,九变为九成,至九成而乐终称为大成。由此引申为集中前人的成就,形成自己完整的学说体系称为大成。宋元佑六年(公元 1091 年)以大成为名,尊孔为“大成至圣”,从此“大成”作为孔庙殿名。

大成殿是祭祀摆放孔子神位的地方,也是整个文庙的主殿。大殿面阔柱中至柱中16.9米,五开间,进深柱中柱11.00 米,歇山式建筑,大木结构,大式做法,内设内金柱两排十六根,檐柱前包后露小停泥砖淌白墙到顶,抱柱砌筑形式,四面出檐 1.05 米,额枋上设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这是清代的不出踩的斗拱样式,用于亭、枋或宫殿、宫门脊仿之上,主要作用是分隔、装饰作用),屋面为歇山顶,琉璃正脊,垂脊,岔脊,上佤琉璃瓦屋面,月台阔 12 米,进深 7.3 米。

东西两庑,和曲阜孔庙一样,大成殿东西两侧的房子叫“两庑”,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这些人都是后世儒家学派中著名的人物,如董仲舒、韩愈、王阳明等。在唐朝仅有 20 余人,经过历代增添更换,到民国时,多达 156 人。这些供奉的人原为画像,金代改为塑像,明成化年间一律改为写有名字的木制牌位,供奉于神龛之中。

★★★吕才纪念馆

吕才(606—665),山东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自然科学家。

30岁时,由温彦博、魏征等人推荐给唐太宗进入弘文馆,官居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
    吕才兴趣爱好广泛,通晓《六经》、天文、地理、医药、制图、军事、历史、文学、逻辑学、哲学乃至阴阳五行、龟蓍、历算、象戏等,尤长于乐律,而且大都有专门著作和创造,是著名的音乐家,曾发明管乐器“尺八”,流传到日本,广受欢迎。勘校哲学著作《阴阳书》,编写地理著作《方域图》。尤其是编制的大型乐舞《秦王破阵乐》,千百年来一直被史学界、音乐界所推崇,至今仍被演奏。他发明的“吕才合婚法”,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修订的24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即时沟通
0
返回
发 送
展商入口 观众入口 成交系统
观众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建议使用浏览器: 360 极速模式、IE9、 Google 10. Firefox 3.2以上版本访问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