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征38岁,拜王印堂先生为师学习制作金星砚已经十三个年头
金星石产于临沂与费县交界处的箕山(今属费县刘庄镇寺口村)系轻微矽化的优质泥质灰岩,内含硫化铁结晶体,大如豆、小如粟,金光熠熠,极为独特,故名金星石。此石又因出自东晋大书圣王羲之的故里,又名“羲之砚”,金星石石质色黑如漆,质坚理细,湿润发墨,用此石制砚,端庄典雅,滴水不漏,磨墨无声,发墨如油、涩不损笔,润而生泽,虽在酷暑,砚堂之墨亦不易干涸,“石色漆黑如无月之晴空, 金星璀璨似星辰之罗布”此乃金星石之写照。
砚坑共有东、西、西南三处,坑顶覆盖泥土及风化岩层达一、二十米, 东,西两坑可分为上,中、下三层,间杂泥质页岩碎片夹层。上层石:石色漆黑, 状如扁卵,其大如掌、小如鹅卵,石质较租,石理较松,硬度低于中、下层,常含杂质,金星少见,理滑发黑较纯。中层石:其石卵大于上层石、 其大盈尺,厚三五寸,其石坚而不顾,色黑如墨,湿润如玉,发墨有光,金星屡见,大小相同,可谓金星石上品也。下层石:呈石板状厚二、三寸,其质与中层卵石大致相同,色泽如墨玉,油油然,光气通人,金星闪烁夺目,适合精雕细刻,此石产量最大,乃金星砚的主要料石。
西南坑乃自然形石,分三、四层,厚薄不等,因长年浸泡水中,受自然侵蚀风化作若,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天然形石板块,其石外直有一层黄泥包裹,刷净泥皮,石质显露,由于自然风化,金星烂掉,其表面和周边形成如“虫蛀”般大小孔坑,极其自然美,瑰丽奇特。此石石质较硬,石理较粗,石色纯黑,扣之有金石之声,清脆觉耳,发展爽利,更有奇者有的在石厚约1/3处有暗隔,能用凿子凿开,为上,下两层合成一天然石还碗, 贮水不干,奇特至极,非其他砚所有,此品种罕见,可遇而不可求,当属极品也。此石科频临灭绝,现已采取可行的方法加以保护。